[ dù,duó ]
读音:dù,duó
拼音:du,duo
简繁:度
五笔:YACI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YDAC
笔画:9画
吉凶:吉
仓颉:ITE
结构:半包围
郑码:TGEX
四角:00247
区位:2240
统一码:5EA6
异体字:剫,宅,㡯,渡,?,?,度
英汉互译:degree,system,manner,to consider
笔顺:点、横、撇、横、竖、竖、横、横撇/横钩、捺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368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zuidu.com
度支,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帝曹丕开始设置的一个官称和机构。
魏文帝执政后,设置了一个“度支尚书寺”,负责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配调度,最高长官就称作“度支尚书”,后历朝历代皆有仿设,其随员在各朝代即称“度支使”、“度支郎”、“度支曹”、“度支卿”、“度支太监”、“度支少监”、“度支院使”、“度支监丞”、“度支大臣”等等。
到晋朝以及南朝宋、齐,北朝魏、齐等政权,均仿设有度支尚书,下辖有度支、金部、仓部、库部、左户部、右户部六曹,各部最高长官为“度支曹尚书”。
隋朝初期,亦仿设有度支尚书,后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民部”。到了唐朝贞观之始,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民部”为“户部”,下设有度支司郎中。在史籍《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度支,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途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
到了宋朝时期,亦设置有户部使司、度支使司、盐铁使司,三司总领全国各项财赋。
在元、明、清三朝,中央政府不再单独设立三司,全部财政事务统归户部管辖,不过到了清朝末期,又改户部为度支部。
在度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度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度氏、支氏,度氏读音作dù(ㄉㄨˋ)。
今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均有度氏族人分布。
一、度dù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新疆之塔城,湖北之利川,湖南之冷水江,广西之灌阳,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此以官为氏。
2、《姓氏考略》据《度尚碑》注云:“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此当系出芈姓(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于熊姓”)。
3、又据《后汉书·南蛮传》注云:“板楯蛮七姓有度氏。”则此出自西南少数民族。
二、度
度姓分布:河南温县、江西丰城、山东新泰、安徽淮南、台湾、广东广州等地均有此姓。
度姓起源:
1、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见《度尚碑》。故云,楚国芈姓之后有度氏。
2、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
3、汉高祖时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度氏,见《后汉书·南蛮传》。
度姓名人:
度尚,东汉山阳湖陆人,累官中郎将、荆州刺史、辽东太守。
郡望:山阳。
一、度dù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新疆之塔城,湖北之利川,湖南之冷水江,广西之灌阳,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此以官为氏。
2、《姓氏考略》据《度尚碑》注云:“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此当系出芈姓(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于熊姓”)。
3、又据《后汉书·南蛮传》注云:“板楯蛮七姓有度氏。”则此出自西南少数民族。
二、度
度姓分布:河南温县、江西丰城、山东新泰、安徽淮南、台湾、广东广州等地均有此姓。
度姓起源:
1、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见《度尚碑》。故云,楚国芈姓之后有度氏。
2、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
3、汉高祖时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度氏,见《后汉书·南蛮传》。
度姓名人:
度尚,东汉山阳湖陆人,累官中郎将、荆州刺史、辽东太守。
郡望:山阳。
其他姓氏
[ 度 ]字的同音字 - [ du,duo ]
[ 度 ]的同部首字 - [ 广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