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luò,lào ]

读音:luò,lào

拼音:luo,lao

简繁:絡

五笔:XTKG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XTKG

笔画:9画

吉凶:吉

仓颉:VMHER

结构:左右

郑码:ZRJ

四角:27164

区位:3471

统一码:7EDC

异体字:絡,?,?

英汉互译:enmesh,wrap around,web,net

笔顺:撇折、撇折、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54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zuidu.com

起源

络姓络姓起源一

源于古濮族,出自上古时期巴人居地武络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络,姓。属巴郡族。”在史籍《千家姓》中也记载:“络,巴郡族。”北宋《太平寰宇记·峡州》记载:“武络山,一名难留山,在(长阳)县西七十八里,本禀君所出处也。”《水经·夷水注》记载:夷水(即清江)“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东北面又有石穴,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巴郡族,即古代史籍文献中索提及的巴国地境,其王族源出廪君。廪君,史迹最早见于史籍《世本》中的记载,此书早已亡佚,南朝刘宋学者范晔在《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中引有一段文字,李贤注谓“并见在《世本》”,可视为原文。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也记载有其事,也是本于《世本》之说。

在史籍《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中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络钟离山(亦称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皆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中所说的“夷水”,即清江,古又称盐水。清江是今湖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长江支流,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流经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宜都等十个县市,干流全长四百二十三公里,流域面积一万七千余平方公里。而其中所称的“武络钟离山”,在史籍《水经·夷水注》中称为佷山,又称难留山,即今湖北省长阳县西部的柳山。廪君的族属,在《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注引《世本》中记载:“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巫诞,巫为地名,诞为族名,即是巫地之诞。诞,别本或作蜒、蜑、蛋。蜒人在秦汉以后屡见于史册,常与獽、夷、賨、蛮等族杂居,有自己的“邑侯君长”,属于濮越民族系统。廪君先世本为百濮之一,原在濮人聚居区之一的古夷水流域活动。清江本称盐水,由于廪君先世从夷水迁徙至此,将夷水之名带至,故始称其为夷水。原来的古夷水北面有丹水,廪君先世迁于清江后,亦将丹水名称带来,故清江北面也出现了丹水之名。这种南北二夷水、二丹水互相依托的现象绝非偶然,而且也是完全符合古代地名随人迁徙之习的。这种情况,在《左传》中称为“名从主人”。在《世本》中说廪君“乘土船从夷水下至盐阳”,可以说恰好是正确地反映了廪君先世从古夷水南下至于盐水的情况。廪君的年代,据史籍《太平寰宇记》引《世本》记载:“廪君种不知何代。”可见由于廪君史迹的渺茫难征,其年代在战国秦汉间已经失考了。但从上文所论廪君先世从古夷水南下以及廪君一系的史迹等情况来看,其年代是十分古远的,应在青铜时代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之末。这表明,廪君早在史前时期已南迁清江流域,而且在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对廪君只字未提,说明廪君并非巴国王族成员。

廪君的族属,即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源出武络氏,而武络氏则以武络钟离山之地名为氏,为巴人古老的姓氏之一。其族人有在秦朝灭巴、蜀二国建立巴郡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武氏、络氏者,世代相传至今。络氏族人族人大多尊奉廪君为得姓始祖。

络姓络姓起源二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辽东海西女真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

⑴.满族索绰络氏,亦称索绰罗氏、索绰啰氏、索多罗氏,满语为Socolo Hala。索绰络,本系女真族地名,地理位置在今黑龙江上游一带,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辉发(今吉林辉南)及其它周边地方。辽东地区索绰络氏的先人是松果托(松吾突),清朝初期的史料中对其多有记载:“松果托,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辉发地方,国初来归。以闲散白身身份随军入关。至山东,梯攻临清城,率先登城,授骑都尉。定鼎燕京时,从征山海关,击败大顺军马步兵二十万众,叙功加一云骑尉,三遇恩诏加至一等轻车都尉。此后,其子孙相继承袭数世。”根据这个记载,辽东索绰罗氏的先世应为海西女真,或称黑龙江女真,他们随海西女真族人的数次迁徙,由松花江流域逐渐迁徙到辉发河流域。通常“国初来归”并入建州女真的具体时间,一般是指在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左右,即在佟·努尔哈赤统一扈伦四部,收复辉发部时归于后金政权的。索绰罗氏族在迁徙前的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地区,即明朝时期呕罕河卫、肥河卫、兀者卫等地,到明朝中期定居在辉发河流域,并在该时期以地为氏,冠称索绰罗氏。索绰罗氏在清朝中期后,多冠汉姓为索氏、络氏、罗氏等。

⑵.满族赫尔诺络雅苏氏,满语为Hernoloyasu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所冠汉姓为赫氏、诺氏、络氏、苏氏等。

⑶.满族绰络氏,亦作绰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族卓鲁氏部落,满语为Colo Hala,汉义“名号”,绰络氏世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络氏、罗氏、陶氏等。

⑷.满族舍尔诺罗雅苏氏,满语为Sernoloyasu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所冠汉姓为罗氏、诺氏、络氏、苏氏等。

⑸.满族郭络罗氏,亦称郭尔罗氏、郭啰啰氏、郭博罗氏,满语为Gorolo Hala,汉义“钩、弯腰、放纵”,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郭氏、罗氏、络氏、高氏、国氏、布氏等。

⑹.满族托活络氏,亦称托科罗氏、托和啰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松花江两岸、喀穆(今黑龙江讷河老莱)、奥里迷(今黑龙江同江)、毕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支流比占河)、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托氏、妥氏、扈氏、端氏、罗氏、洛氏、络氏等。

络姓络姓起源三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时期蒙古族宏豁惕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鸿果络氏,源于元朝时期蒙古族宏豁惕氏部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olo Hala。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宏氏、络氏、果氏、罗氏等。

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京兆、辽东、北平为郡望。

今络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聚居地区,主流是上古巴国廪君一族武络氏后裔的延续;另外在广东省的江门市台山地区也有少量络氏族人分布。

巴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巴州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广阳堂。

一、(絡)l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有分布。《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絡)

络姓分布:湖北黄梅、河南息县、山东新泰、广西陆川、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络姓起源:

1、见《姓苑》,《广韵》。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

2、洛侯,春秋时小国,即雒,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有络氏。

郡望:巴郡。

历史名人

郡望

巴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巴州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广阳堂。

一、(絡)l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有分布。《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絡)

络姓分布:湖北黄梅、河南息县、山东新泰、广西陆川、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络姓起源:

1、见《姓苑》,《广韵》。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

2、洛侯,春秋时小国,即雒,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有络氏。

郡望:巴郡。

姓氏源流

一、(絡)l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有分布。《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絡)

络姓分布:湖北黄梅、河南息县、山东新泰、广西陆川、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络姓起源:

1、见《姓苑》,《广韵》。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

2、洛侯,春秋时小国,即雒,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有络氏。

郡望:巴郡。

堂号

巴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巴州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广阳堂。

一、(絡)l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有分布。《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絡)

络姓分布:湖北黄梅、河南息县、山东新泰、广西陆川、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络姓起源:

1、见《姓苑》,《广韵》。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

2、洛侯,春秋时小国,即雒,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有络氏。

郡望:巴郡。

[ 络 ]字的同音字 - [ luo,l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