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弼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出处《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例子明刑弼教,道尊老氏。(唐 张说《起义堂颂》)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xíng bì jiào
注音ㄇ一ㄥˊ ㄒ一ㄥˊ ㄅ一ˋ ㄐ一ㄠˋ
感情明刑弼教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英语integrate punishment with educatio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解析“明刑弼教”:古训中的法治与教育》
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有许多充满智慧的成语,其中“明刑弼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古人对社会治理和道德教化的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刑弼教”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明”在这里有明确、公开的意思。就像阳光普照大地,没有阴影一样,法律应该是清晰可见、毫无隐晦的。“刑”,指的是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强制性规范,是对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一种惩戒手段。它像一把高悬的利剑,时刻警醒着人们不要触碰社会的底线。“弼”是辅助、帮助的意思,在这里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关系。“教”则是指教育,包括道德伦理的传授、良好品行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
从整体上讲,“明刑弼教”的含义就是通过明确公正的刑法来辅助教育,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这一理念反映了古代先贤们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智慧思考。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深知单纯依靠严苛的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如果只是以重刑威慑民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但这种压制往往是表面的、暂时的。一旦刑罚的压力减轻或者消失,不良的行为可能会再次滋生蔓延。于是,他们提出了“明刑弼教”的思想,希望通过刑法与教育的相互配合,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不仅熟悉村里的各种规章制度,还懂得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当村里有人犯了错误时,老者不会简单地根据村规就对他进行惩罚,而是会先耐心地向他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违反了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然后,再依据村规给予适当的处罚。这种处理方式既让犯错的人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又让他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这就是“明刑弼教”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许多朝代都在不同程度上践行着“明刑弼教”的理念。例如,在汉代,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教育。通过设立学校、选拔官员等多种途径,大力弘扬儒家的仁爱、礼义等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成为了教育民众遵守道德规范的有力工具,而教育则为法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现代社会,“明刑弼教”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仅仅依靠法律条文的约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只有当人们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并遵循道德规范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比如,在交通安全方面,除了严格的交通法规和严厉的处罚措施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开展文明出行活动等方式,让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同时,“明刑弼教”也提醒我们要注重法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法律应该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是非善恶的标准,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武器。
总之,“明刑弼教”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更是人类社会治理经验的结晶。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道路上,法治与德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建设当中,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奉命惟谨(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明刑弼教的意思解释、明刑弼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语重情深 | 犹言语重心长。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纸老虎 |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