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道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例子《竹林七贤论》:“观其长啸相和,亦近乎目击道存矣。”
基础信息
拼音mù jī dào cún
注音ㄇㄨˋ ㄐ一 ㄉㄠˋ ㄘㄨㄣˊ
繁体目撃道存
感情目击道存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目击道存:一种直觉与真理的邂逅》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内涵丰富的成语——“目击道存”。
### 一、字面意义
首先,“目击”指的是亲眼看到;而“道”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道理或规律,二是指道路或路径。因此,“目击道存”的字面意思就是通过亲眼所见,领悟到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的存在。
### 二、历史背景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文为:“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这段对话体现了庄子对于“道”的理解,即道无处不在,即使是最低微的事物中也能找到它的踪迹。而“目击道存”,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强调了通过直观观察来认识世界本质的重要性。
###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目击道存”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不应仅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或他人经验,而应该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发现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这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 四、生活应用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不去思考其背后的意义,那么即使学得再多,也只是皮毛而已。相反,如果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加深理解,则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样,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判断和体验来形成独立的观点。
总之,“目击道存”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独特见解,也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和深化自己的认识。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离题万里(意思解释)
- 震耳欲聋(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释)
※ 目击道存的意思解释、目击道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