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ǎnggōngzuì

赏功罚罪



赏功罚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与死者发丧,周给其家属,赏功罚罪,以安众心,畜养锐气,再进兵战许。”


基础信息

拼音shǎng gōng fá zuì

注音ㄕㄤˇ ㄍㄨㄥ ㄈㄚˊ ㄗㄨㄟˋ

繁体賞功罰辠

感情赏功罚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赏高罚下、赏劳罚罪

英语give rewards for good service and punishments for fault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赏功罚罪:公平正义的体现** “赏功罚罪”是一个简短却内涵深刻的成语,它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承载着特定的意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奖赏有功劳的人,惩罚犯下过错或罪行的人。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赏功罚罪”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治理的原则,也反映了人们对公正与秩序的追求。 ### 成语结构分析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四个字: - **赏**:指奖励、表彰,是一种正面的行为,通常用来激励人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 **功**:指的是功劳、成绩,即个人为集体或社会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成果。 - **罚**:表示处罚、惩戒,是对错误行为的一种纠正手段,具有警示作用。 - **罪**:则是指过失、罪行,特指那些违反法律、道德规范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从结构上看,“赏功罚罪”属于并列式成语,前两字“赏功”与后两字“罚罪”形成鲜明对比,一正一反,相辅相成。这种对称性使得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突出了其核心思想——奖惩分明。 ### 历史文化背景 “赏功罚罪”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中。在儒家经典《尚书》中就有类似的思想表达:“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意思是通过明确的刑罚制度辅助伦理教育,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在法家思想中,这一理念更是被发扬光大,强调以严格的奖惩机制治理国家。例如,《韩非子》中提到:“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可见,“赏功罚罪”不仅是管理国家的重要原则,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手段。 在中国历史中,许多贤明的君主和政治家都践行了这一理念。比如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他一方面重用萧何、张良等功臣,给予他们丰厚的封赏;另一方面严厉打击那些贪赃枉法、扰乱朝纲的官员。这样的举措既鼓舞了士气,又树立了威信,为新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现代意义与启示 尽管“赏功罚罪”起源于古代,但它的精神内核至今仍然适用。无论是在企业管理、学校教育还是日常生活中,这一原则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1. **企业中的应用** 在现代企业中,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团队效率。当一名员工表现出色时,及时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如果有人消极怠工甚至触犯公司纪律,则需要适当惩戒,以儆效尤。只有做到“赏功罚罪”,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工作环境。 2. **教育领域的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也需要遵循“赏功罚罪”的原则。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而对于违反校规的学生,则要采取适当的批评和引导措施。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又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社会层面的思考** 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赏功罚罪”同样不可或缺。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必须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善良的人得到保护,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对社会充满信心,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 结语 “赏功罚罪”虽然只有短短四字,但它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它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无论是领导团队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只有真正做到奖惩分明,才能赢得人心,推动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如古人所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赏功罚罪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赏功罚罪的意思解释、赏功罚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 Waline v2.14.1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反哺之私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不敢苟同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笑貌声音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诸如此类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声驰千里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意惹情牵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挂冠归去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同功一体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天缘凑合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描写四季的成语

十二生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