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xīng

托物寓兴



托物寓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出处《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wù yù xīng

注音ㄊㄨㄛ ㄨˋ ㄩˋ ㄒ一ㄥ

繁体托物寓興

感情托物寓兴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近义词托物寓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托物寓兴”的语文讲解》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托物寓兴”是一颗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星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创作手法。 一、字面解析 “托”,有寄托、依托之意。“物”,指的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也可以是人造物品等。“寓”,表示寄寓、包含。“兴”,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含义,既可以指作者的情趣、志向、理想,也可以是一种情感上的触动或者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感悟。所以,从字面上看,“托物寓兴”就是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趣、志向、理想等。 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意义 1. 抒发个人情感 古代文人常常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内心有着诸多难以言说的情感。例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人以梅花为吟咏对象,那横斜于水面之上的梅枝疏淡却优雅,暗香随着月色浮动。他借梅花的高洁孤傲来抒发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不愿在污浊的官场中沉浮,而是选择归隐山林,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这种“托物寓兴”的手法让诗人的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沉,读者能从对梅花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守。 2. 表达政治理想与社会批判 当文人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时,他们不能直接进行猛烈的抨击,于是借助“托物寓兴”来传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批判意识。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在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导致自家茅屋被毁的事件后,写下了这首诗。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茅屋”这一物象,不仅仅是诗人居住之所,更是当时广大贫苦百姓生活困苦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茅屋遭受风雨破坏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希望天下所有穷苦人都能有安稳住所的愿望,也借此批判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现状,他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就在这看似平凡的茅屋描写背后得以体现。 3. 传承文化精神与哲学思考 许多经典之作通过“托物寓兴”将传统文化精神和哲学思考传递给后世。像庄子笔下的鲲鹏形象,鲲鹏巨大无比,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一形象不仅是古人对于宏大事物想象的产物,更是寄托了道家那种追求自由、超越有限的精神境界。鲲鹏不受世间小格局的束缚,向着广阔无垠的天空飞翔,这启示人们要突破自身局限,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种手法使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让后人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既能领略到文字之美,又能深入体会到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哲理。 三、对现代写作的启示 在现代写作中,“托物寓兴”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首先,它有助于提升文章的艺术性。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如果文章能够巧妙地运用“托物寓兴”,就会像在众多的文字洪流中注入一股清泉。比如描写城市中的一棵老树,它可以象征着城市的记忆、历史的沉淀,在繁华喧嚣的城市背景下,老树的存在就如同一位默默见证岁月变迁的老者,通过对老树的刻画,可以引发读者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的思考,使文章更有深度和韵味。其次,它可以让情感表达更加委婉动人。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变得越来越直接,但有时候过于直白反而缺乏感染力。当我们想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时,不直接说想念家乡的食物、亲人等,而是描写故乡河边的芦苇荡。那一片随风摇曳的芦苇,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它们承载着儿时的记忆,那些在芦苇荡里捉迷藏、听蛙鸣的日子,这样借助芦苇荡这个物象来寄托思乡之情,会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那充满温情的故乡场景之中。 总之,“托物寓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把神奇钥匙,它打开了一扇通往丰富情感世界、深刻思想内涵的大门。无论是古代文人墨客还是现代创作者,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创造出更多富有魅力的作品。

托物寓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托物寓兴的意思解释、托物寓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长嘘短气 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艺高人胆大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扶摇直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常年累月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十恶不赦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繁荣富强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