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A.《咏史》
B.《拟咏怀》
C.《咏怀》
答案
C
解析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扩展知识
阮籍《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奠定了整个组诗的基调。诗人用比兴的手法,他的动作过程:醒而起,起而坐,坐而弹琴,看月听鸟,再到徘徊;他的心理过程:忧到排忧再到忧思独伤心;通过写孤鸿、翔鸟把政治环境自然景物化。全诗笼罩着一层深秋之悲雾,表现出强烈的忧伤之情和孤寂之感,而“孤”“独”二字足以表明他内心的痛苦了。
阮籍这人隐晦矛盾比较突出,看了很多阮籍的东西和评传后,我被这个为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而痛苦不堪的狂士折服,也深感震撼,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更让我增添了一份对魏晋自由的风气向往。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 “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
阮籍咏怀之时,多不直抒胸臆,“口不臧否”,立身谨慎是其在险恶政治环境中保护自己的手段,但他并未真正忘怀世事。于是选取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通过对它们的堆积、组合,隐晦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用现代的批评术语来说,它近乎一首朦胧诗,它写了“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也写了自己不寐而弹琴,写了自己的“徘徊”“忧思”,但却没有指明或暗示其具体内容。清代一些学者往往征引史实来考证其所指,结果往往是反失其旨趣。其中方东树之见“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较为贴近。
阮籍的《咏怀诗》其一,“契合”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里所讲的“契合”,主要是指客观世界和诗人内心的一种融合无间的境界,外界的客观事物振动于诗人的神经,与诗人的心灵作了交响,诗人的审美心理与外部世界间物我相契的境界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诗学原则,而达到一种主客体的精神世界互为交感与认知的认识论的哲学高度,是一种人类主体世界感知客体世界的方式,在这种把握方式中,客体世界并非一种无生命的存在,而是可以与人类心灵发生交响与契合的灵魂,这种物我契合是《咏怀诗》其一美感体验生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其暗合象征主义的表现之一。
首二句写诗人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塑造了一个孤独哀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但因何而哀,诗歌中并未说明,接下来写其所见,表面上清淡雅致,实际上却一派荒凉凄清之景,抒情主人公就与这样的环境融为一体,诗歌的情与景,意与象惝恍迷离,融成一片,他的诗歌“不是这形象世界在他心灵时时刻刻所唤起的反映的记录,便是他底灵魂在这形象世界的热烈的感受,憧憬,探讨和塑造底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