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裚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裚
⒈ 断:“裚领而刎颈者不绝。”
统一码
裚字UNICODE编码U+88DA,10进制: 35034,UTF-32: 000088DA,UTF-8: E8 A3 9A。
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裚字讲解
“裰”字的语文讲解
“裰”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裰”字由“衣”和“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衣”作为偏旁部首,通常与衣物、穿着有关;而“斩”则常常表示“截取”、“断开”的意思。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裰”字独特的形态。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裰”字的本义是“用衣裳遮盖”。它描绘了一种用衣物来遮掩或包裹的动作,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穿着的重视。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裰”字逐渐引申为“长袍”、“外衣”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裰袍”、“裰衣”等词组,都表示一种长袍或外衣。
3. 文化内涵:“裰”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服饰不仅是人们外在形象的体现,更是身份、地位和修养的象征。因此,“裰”字所代表的衣物也常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用法与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裰”字并不常用,但在古文中仍有出现的频率。其用法主要包括名词和动词两种。例如,在古文中,“裰袍”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穿着长袍的样子;而“裰衣”则可以用来表示某人披着外衣的状态。
此外,与“裰”字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也不少。如“裰裳”表示缝制衣服,“裰带”指系衣带的带子,而“裰帙”则指书籍,尤其是指盛书的袋子。这些词语和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四、总结
“裰”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通过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和文化品位。
总之,“裰”字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智慧的字,让我们在探索其奥秘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裚的意思、基本解释,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裚【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子計切,音霽。《類篇》斷也。《管子·大匡篇》朝之爭祿相刺,裚領而刎頸者不絕。《註》裚謂掣斷之也。
又《篇海》斷衣也。
交流分享
来发评论吧~踩踩你的足迹
. Waline v2.14.1
- 裚的词语
- 裚的成语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