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知识

书法二王指的是哪个人(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为何形成两派)

时间:2022-09-18 16:22:54 作者:知乎OK啦 字数:3228字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书法,为何形成两派,风格迥然,你更喜欢谁的?

说起“二王”,基本都知道,是指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简称“羲献父子”。

王羲之,一开始是跟着卫夫人学书法的。

后来又临摹钟繇等人的书法。

都知道,王羲之的行书,是一绝,他写的《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切的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一手认定的,因为非常崇拜王羲之。

纵观王羲之的书法,主要的特点就是:笔画与结构内敛,这样就形成一种清秀俊朗的风格,文人气息很浓,一股书卷气。

王羲之的草书,也是极负盛名,比如《十七帖》,笔画之间牵丝回转,一气呵成。

但是,虽然是草书,结构仍然属于内敛的态势,依然表现出清逸朗俊的风格。

那么,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情况就不同了。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从小就表现出一种创新的精神气质,时常“启发”父亲王羲之要对书法进行“变通”,但是,王羲之岂能随便把自己的书体说变就变呢。

一个人的写字风格,尽管可以在不同的年代有所改变,但总的来说,不可能变成跟两个人写的字迹似的,就像是一个人的性格一样。

王献之的书法,就一开始与父亲略有不同,他的书法,正好与王羲之相反,表现出一种“外拓”的气势。

外拓,使得书风纵放洒脱,笔画圆转,写起来好像是很随意似的,是一种表现奔放恣肆的形式所在。

这样一来,父子俩的书风,就成了风格不同的两派。

王献之的外拓这种书风,被后人追捧,比如唐代的颜真卿,就是外拓的一个代表。

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笔画恣肆,章法跌宕,用笔率真,真可谓感情的直接流露,不修饰不造作。

还有后来的傅山,也是王献之一派的传承发展,草书笔走龙蛇、线条圆转变化。

还有王铎,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王铎的行草书,发挥到了极致,节奏感极强,简直就是线条的平面构成艺术。

可以说,这种外拓的书风,成了后人追捧的主流。

到现在,仍然是主流书风。

但是,这种外拓的书风,却在唐代遭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反对。

虽然二王是父子俩,唐太宗却对王羲之大加赞赏甚至崇拜,对王献之鄙视贬低。当然,说得有些太过分了,难道就没有一丝优点么。

不管是王羲之,还是王献之,尽管风格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是行书盛行的时代,崇尚“韵”,后人称之为“晋韵”。

简单的概括为,晋代的书法大致有两大特点:一是“晋行”,二是“晋韵”。

需要指出的是,晋代开创了清朗俊秀的书风,有人称之为帖学,但是后来又被碑学的大潮淹没了,直至今日,这种书风依然占据着书法创作的主阵地。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书法往往讲究质朴、雄浑、洒脱的刚劲男子汉风格,而不喜欢妍美、清秀、韵润的小鲜肉风格。

当然,不能也不可能让一种书风占据,书法应该是共融似的发展才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