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资讯-教育资讯

中小学生肥胖率超过10% 先强其体魄后固其精神

时间:2022-09-14 21:00:13 作者:语文迷 字数:5679字

中小学生肥胖率超过10%,根据教育局近期的的调查数据细则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型的普遍现象是,年级越高体质越差,肥胖率越高。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肥胖率已经超过10%。具体详情,请见下文。

中小学生肥胖率超过10%

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数据显示:年级越高,体质越差

上个月,教育部一项针对115余万名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抽测数据显示,尽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视力、肥胖相关数据却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中小学生则超过10%。

此外,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会随着年级(年龄)增高而增大——小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为6.5,初中生为14.5,高中生为11.8,而进入大学,这一比例达到30.0%。

4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制定了一系列的刚性要求,使学校和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大学生体质差或因锻炼缺乏明确要求

对于大学生体质水平较差的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人们的期望中,大学生没有了更高的升学压力,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可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学体育课只有一、二年级有,而且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大学里学生的生活兴趣更加丰富多彩,很多人会更多地受到学业或其他事情的吸引,而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参与非常少。这可能是到了大学之后,反而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下滑的原因。

年级越高,学业负担越重,越没空锻炼

“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最高,大学相比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有明显下滑。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王登峰认为,小学生没有任何升学压力,小升初都是就近就便入学,不再举行入学考试和升级考试,所以在小学里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安排没有那么紧张,课余作业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小,所以小学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而初中到高中,学习压力在进一步提升。

另外,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习惯也没有养成,所以课业负担加重,再加上升学压力,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就会出现明显下滑。

每天要有校内外各1小时的锻炼时间

为保障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并拥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保障锻炼时间,《通知》提出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同时要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每位学生都应掌握1~2项运动技能

根据《通知》要求,未来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每位学生都应掌握1~2项运动技能。

未来学校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

只有“野蛮其体魄”才能“文明其精神”

加强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相当重要。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在对《通知》解读时介绍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长期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我们研究发现,体质健康水平高的孩子,不仅表现出良好的协调、灵敏、快速反应等运动能力外,而且其智力、脑力等发展也会获得积极的效应。”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方面,王登峰介绍说:“如果一个人久坐不动,而且课业负担过重,没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他(她)不仅身体会出问题,精神上也会出问题。所以,增加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以上是有关中小学生肥胖率超过10%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