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资讯-教育资讯

37名家长联名请愿7岁孩子转学 家长不鸡娃反被排挤

时间:2022-10-17 14:00:19 作者:语文迷 字数:3853字

37名家长联名请愿7岁孩子转学,近日,在贵州一所当地“顶流”小学,一名家长因反对给孩子布置过多作业与教师发生冲突,结果遭全班共39名家长中的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这名家长的7岁孩子转学。具体信息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37名家长联名请愿7岁孩子转学

家长反对教师多布置作业,孩子就被孤立并被要求转学?

家长不鸡娃反被排挤

据媒体报道,在贵州,一所当地“顶流”小学的一名家长反对教师给孩子布置过多书面作业,与教师发生冲突,结果遭全班共39名家长中的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这名家长的7岁孩子转学。

首先必须明确,这37名家长的联名“请愿”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因为,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学生的平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投票、“请愿”属于参与公共事务进行公共决策,而依法保障适龄孩子的基本受教育权,并不在此范畴。

也因此,当地教育局已经对涉事教师做出师德处理,并对学校相关领导进行约谈。但该处理通报发出后,仍有不少家委会成员和家长为涉事老师“叫屈”,要求这名家长“给大家一个交代”。

在此现实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多数家长支持学校教师的“违规”做法?学生“减负”的规定又该如何执行?这些风波背后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家长要求“减负”被“孤立”并不意外

不论是按“双减”意见,还是之前的减负规定,学校老师都不得给小学一二年级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因此,这名家长反对教师给自己7岁的孩子多布置书面作业,是正确的也应该得到支持。

家长是促使“双减”落地生根的重要力量之一——家长积极配合,反对学校给学生“增负”的措施,并向教育部门举报,由教育部门进行查处、问责。

之前,我国给中小学生减负的效果并不好,就是因为不少学校违规补课、组织考试、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家长并不向教育部门举报,教育部门也视而不见。

但是,要求严格落实“减负”措施的家长,却被其他家长“孤立”,也并不令人意外。

前年,南京就发生家长反对给学生“减负”的风波,家长质疑“减负”让学生变“学渣”。最近也有新闻报道,上海一所初中学校也发生一名家长举报学校举行“月考”,却遭到其他家长“怒怼”。

这些家长的理由是:你要“减负”是你自己的事,不要影响其他孩子追求进步。老师“违规”给学生布置作业、学校“违规”组织月考,这是“真正对学生好”,都不做作业、都不考试,难道中考时“开盲盒”?

一些家长甚至因此质疑举报的家长是别有用心,是自己孩子不行,也让别的孩子不行,或者自己有条件给孩子补课,而故意让学校不给孩子布置作业云云。

这就是当下的现实,“双减”生态下困境待解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37名家长联名请愿7岁孩子转学和家长不鸡娃反被排挤的具体信息,大家想要了解其他方面相关的信息也可以点击本站进行搜索,希望小编整理的信息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