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阅读训练

性善和仁政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 性善和仁政阅读理解

时间:2022-09-13 15:03:15 作者:趣历史 字数:4705字

作为上古时代儒家意义上的圣人,尧舜除了为孟子性善论提供根据之外,还是其仁政王道说的理论根源。下面小编带来性善和仁政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性善和仁政

罗汉

①纵观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性善”“仁政”学说。

②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大家熟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表达性善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人人所具有“性善”的本能。

③孟子的“仁政”学说,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的疾苦摆在国家和君王的前面。孟子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施行仁政,必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国家也可长治久安。在《孟子》一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孟子语重心长地劝说君王:“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可惜他周游列国,从未得到任何君王的真正采纳。

④不过,儒家的治国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听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忠告,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和周边少数民族联合,才实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历史上其他的繁荣盛世,如“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莫不得益于统治者施行仁政;相反,残暴无道的君王,等待他的命运只有灭亡。

⑤“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依据。“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古代圣王正因为有此之心,才能体恤百姓,施行仁政。

⑥“性善”与“仁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性善是基础,仁政是推恩。只有二者融为一体,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政治才能清明顺遂,国家才会富强昌盛。

(摘编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不恰当的一项是

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述孟子“性善论”主张更有说服力。

B.第④段以“贞观之治”“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为例,论证施行“仁政”的重要。

C.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

D.文章开头引出论题,结尾揭示中心论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下列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所写的颁奖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是“仁、义、礼、智”的最好诠释者,是“四心”的忠实守护者。

B.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他用一生来发扬儒家学说“民贵君轻”,用一颗“仁心”来感动中国。

D.在他的游说中,宣扬“仁政”“王道”;在他的人生里,永不支持的是霸道。

分析】文章第①段首先提出孟子的两个主张“性善”“仁政”。第②段论述孟子“性善论”主张。第③④段论证施行“仁政”的重要。第⑤段论述了“‘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依据”。最后一段论述了“性善”与“仁政”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解答】(1)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

ABD.恰当。

C.不恰当,“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论述的是君主实行仁政的好处,不能证明“性善论”的主张。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本段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恰当。

B.不恰当,“仲尼”是孔子,不是孟子。

故选:B。

答案

(1)C

(2)A

(3)B

【点评】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性善和仁政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的内容了,本网站还有许多阅读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