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阅读训练

油果子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 油果子阅读理解

时间:2022-09-14 19:26:26 作者:学习啦 字数:8232字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特产,吃的也好,喝的也罢,都是一个地区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油果子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希望大家喜欢。

油果子

①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不禁脱口叫道:“哇,油果子!”这是再熟悉不过的香味,却也是久违了的香味。它弥漫在空气中像调皮的精灵,一下把我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小山村。

②那是奶奶居住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也是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的小山村。不说春日里追逐蜂蝶的欣喜,夏日里白天钓虾夜晚纳凉听故事的惬意;也不说秋日里野果酸酸甜甜的美味,冬日里在雪地追踪鸟兽足迹的兴奋。单这小小的油果子,就曾带给我无限欢乐。

③农历腊月二十五左右,小山村的农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磨豆腐,炸油果。这时,整个山村,无论走到哪里,空气中都飘荡着悠悠的菜油香。我们小孩子家嘴馋鼻子尖,这几日,可是要大饱口福。哪家今天磨豆腐、炸油果,我们就会循着香味聚集到哪家,有时一天就跑好几家。虽然家家生活还不够富裕,但只要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奶奶”或者“伯伯婶婶”,不用我们再说其他话,迎接我们的准保是刚出锅的大碗油果子,冒着青烟儿,热乎乎的,香喷喷的。我们一窝蜂地挤着,争着,一手拈上一个后,就退到旁边使劲对着油果子吹气,急切地等待热气稍散就赶紧塞进嘴里。性急的等不及过早塞进了嘴里,烫得直呼气也舍不得吐出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还要急急慌慌地结伴往下一家赶。

④奶奶家每年炸的油果子总要比别家多,散发出的香味自然也就浓,家门口聚集的孩子当然也最多。在奶奶“小心油点溅到烫着”的关照声中,我们早已围在灶边。一小篮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倒入油锅,一股白色雾气在“刺啦”的声响里腾空而起,迅速弥漫整个灶间,吓得我们不由得往后退了退。回过神来,我们这群孩子,就又在这混合着浓烈菜油香味的迷蒙雾气里拍手欢呼起来。等到雾气略略散去一些,就能依稀看见白白的油果子在油锅里不停地翻滚冒着泡泡,伴随着“滋滋”的声响而慢慢变成了金黄,于是,我们又你挤我、我挤你地大声向奶奶叫道:“我要四个,我要四个。”“他要四个,我要五个。”

⑤我们就这样互不相让地嚷嚷着,叽叽喳喳争个不停。奶奶呢,总是乐呵呵地说:“好,好,别急,先每人五个,尽饱吃,行了吧?”

⑥那最先下油锅的豆腐块,在我们的注视下,终于一个接一个的浮出了油面,渐渐地由方变圆,快乐地翻滚着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果子。空气中渗满了油果子的香味,我们一边使劲呼吸着,一边急急地提醒奶奶:“好了,奶奶,油果子好了。”奶奶用捞勺把油果子又翻了几个身,才盛起来分给我们每人五六个。我们欢喜地捧着金边镶花的小瓷碗,蹲在大门口的石阶上,嘻嘻哈哈吃上半天,满手满嘴都是油腻腻的菜油……

⑦回城读书后,极少有机会再回小山村。童年的玩伴,谋面的更少,现在可能已大多不认识了,唯有这油果子的香味,还是如此熟悉。

(作者张洪超,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

(2)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背影》《乡愁》《枣儿》等课文标题的作用都十分突出。本文以“油果子”为题,“油果子”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分析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析下面两句话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①那最先下油锅的豆腐块,在我们的注视下,终于一个接一个的浮出了油面,渐渐地由方变圆,快乐地翻滚着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果子。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写作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2)~(4)题已涉及的方面除外)

分析】本文由油果子的香味引出回忆,写童年时在山村与小伙伴们吃油果子的经历,表达了对童年、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此类题通常可用“人+事+结果”的模式作答。本文主要人物是“我”,事件是童年时在小山村吃油果子。可据此用一句话概括。

(2)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点明主旨、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等作用。本文围绕“我”吃油果子的经历来写,“油果子”就是文章线索。由“它弥漫在空气中像调皮的精灵,一下把我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小山村”“单这小小的油果子,就曾带给我无限欢乐”“奶奶用捞勺把油果子又翻了几个身,才盛起来分给我们每人五六个”等语句可知,油果子蕴含着作者对童年、故乡、奶奶的怀念之情,“这时,整个山村,无论走到哪里,空气中都飘荡着悠悠的菜油香。我们小孩子家嘴馋鼻子尖,这几日,可是要大饱口福”流露出对故乡淳朴乡情的赞美,点明了文章主旨。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挤”“争”是动词,写出小伙伴们争抢油果子的热闹情景。“使劲”表程度,可见小伙伴们想吃油果子的急切心情。“塞”是动词,写出吃油果子时迫切,可见小伙伴们对油果子的喜爱。“舍不得”也表现出小伙伴们对油果子的喜爱。这些词语,表面写出小伙伴们对油果子的喜爱,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可据此作答。

(4)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的掌握。第①句,“快乐地翻滚着”把豆腐块人格化,是拟人手法,写出炸油果子时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欣喜、期盼之情。第②句,“花溅泪”“鸟惊心”运用了拟人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亲人离别的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可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该语句表达的情感作答。

(5)本题考查写作启示。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可从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谈自己获得的启示,如:“我们一窝蜂地挤着,争着,一手拈上一个后,就退到旁边使劲对着油果子吹气,急切地等待热气稍散就赶紧塞进嘴里”一句描写生动细致,我获得的启示是写作时应细致观察,充分运用人物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感染力。

答案

(1)本文回忆了童年时“我”在小山村吃油果子的经历。

(2)“油果子”是文章线索,蕴含着作者对童年、故乡、奶奶的怀念,对故乡淳朴乡情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

(3)示例:“挤”“争”“塞”是动词,通过对小伙伴们的动作描写,写出他们争抢油果子的热闹情景和吃油果子时的迫切。“使劲”“舍不得”写出小伙伴吃油果子的急切心情和对油果子的喜爱。这些词语生动地写出童年吃油果子的快乐生活,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之情。

(4)这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写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第①句生动地写出炸油果子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欣喜、期盼之情;第②句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家衰亡、亲人离别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5)示例:本文以“油果子”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与小伙伴们吃油果子的经历,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之情。我获得的启示是:紧紧围绕线索来写,能使文章结构清晰,中心突出,易于读者理解。

【点评】在记叙文中标题有如下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2、点明文章中心思想;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作为文章的线索。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油果子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的全部内容了,本网站还有许多阅读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