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教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线段

时间:2022-09-17 11:03:06 作者:小豆丁 字数:6483字

比例线段

教学 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 小学 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容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

教法建议

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容易产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小学 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

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混淆, 教学 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特别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意对相近概念的比较

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出现错误, 教学 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

教学 设计示例1

(第1课时)

一、 教学 目标

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

2.通过与 小学 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引言”及“例1”的 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 教育

二、 教学 设计

先学后做,启发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 教学 重点  两条线段比的概念.

2. 教学 难点  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 教学 步骤

【复习提问】

找学生回答 小学 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 或 a b ,其中 a 叫比的前项, b 叫比的后项)

【讲解新课】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 a ,宽为 b ).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

等.

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

一般地:若 a 、b 的长度分别是 m 、n (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 a 叫比的前项, b 叫比的后项.

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 教学 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 表示 a b k 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 教师 需注意尺度.

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 教师 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

(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

(4)除了 a b 之外, . 与 互为倒数.

例1  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1后:

(l)提问学生 AB 是 的多少倍, 是 AB 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

(2)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m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

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例2  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2后:

(l)可改变线段 AB 的长度,或给出 AC 、BC 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认识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

(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

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

①知道例2中“ ”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 AC a ”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

②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

因此,今后如遇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小结】

1.两条线段比的概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10中2、3.

八、 板书 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