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库

2021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篇】

时间:2022-09-20 05:11:31 作者:语文迷 字数:7271字

 110年前,在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昏庸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火、进步之火、复兴之火,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里程碑”,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漫漫求索,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永恒不变的奋斗主题。收获梦想“果实”,必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意志支撑。

以“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姿态,唱响时代发展“最强音”。孙中山在浙江海宁观看钱塘江大潮时感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面对外国列强的凌辱,无数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打破思想禁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进步贡献力量,探索出了一条又一条发展道路。面对新时代发出的新“考卷”,我们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坚持改革开放,敢于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敢啃“硬骨头”,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奏响时代发展的最美“乐章”。

以“团结统一,矢志奋斗”的意志,画出民族复兴“同心圆”。在大会的讲话中,“复兴”二字出现了25次。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期望,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的梦想,更是每个人肩负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筑起坚不可摧的统一战线,利用好革命战争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等“主阵地”,借助主流媒体强大的舆论力量,让党的伟大精神“润物细无声”,让红色基因根植在每个人心中,成长为支撑中华儿女矢志不渝奋斗的坚强“支柱”,激励全体人民以昂扬的姿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事业中。

以“舍我其谁,振兴中华”的精神,书写民族进步“新史诗”。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疾呼声,将“振兴中华”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旗帜”。辛亥革命后,无数仁人志士继续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代代传承,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无数辉煌。每个人都要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树立起“舍我其谁勇担当”的责任意识,将伟大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前进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磨练为国建设“硬本领”,涵养为民奉献“真情怀”,共同书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辛亥革命以来,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共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以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作为强大的“力量之源”,勇于承担“振兴中国”的历史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下理想的“答卷”。

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敢”于斗争,弘扬“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入侵、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而殚精竭虑。他们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在黑暗中探索,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唤醒了亿万群众的爱国思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党员干部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旗帜,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前、干在先,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之成为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敢”为人先,弘扬“改天换地”的改革创新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敢为人先,革除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创立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尽管历尽艰险、困难重重,先辈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辛亥革命的崇高理想给我们留下了敢于突破、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党员干部要铭记那些“呕心沥血、敢为人先”的改革先锋,以此为榜样,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大胆改革、勇立潮头,争做创新的开拓者和生力军,以超前的目光审视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拿出勇气、拿出干劲,创造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敢”于牺牲,弘扬“追求真理”的英勇无畏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先驱们始终坚持真理至上,他们放弃舒适生活,抛却个人幸福,踏上一条荆棘丛生的革命之路,并全心全意投身其中。林觉民、方声洞在黄花岗起义前,给父母妻子的绝笔书中,豪迈而深情地告诉亲人,他们之所以乐于舍生赴义,是因为“祖国存亡在此一举”,是“为天下人谋永福”。

迈向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大无畏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化作前行的动力,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察实情,办实事、出实效。始终紧紧与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不断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中寻得“真理”,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断为民造福,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人民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