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形容记录东西的成语

时间:2022-10-09 04:03:28 作者:趣历史 字数:11248字

秉笔直书

成语释义: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垂绅正笏

成语释义: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笏:指朝笏,用于记事。垂下大带的末端,双手端正地拿着朝笏。形容朝廷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功标青史

成语释义: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郭公夏五

成语释义:《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海屋添筹

成语释义: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兼收并录

成语释义: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良史之才

成语释义:良史:旧指有学识,记事无所隐讳的史官。形容优秀史官的才能。


罗缕纪存

成语释义:罗缕:详细;纪存:纪录保存。指详细记录并保存。


满床叠笏

成语释义: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手板,用以记事,指里指高官。床上堆积着高官所执的手板。比喻家门昌盛,做高官的很多。


名标青史

成语释义: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如椽之笔

成语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如椽大笔

成语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赏罚不明

成语释义: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微不足录

成语释义:渺小得不值得记一笔。


细枝末节

成语释义:末节:小事情,小节。细小的树枝,策末的环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夏五郭公

成语释义:《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一字褒贬

成语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一门百笏

成语释义: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以记事。一家里有许多手拿笏板的大臣。形容旧时豪门贵族的兴盛状况。


永垂不朽

成语释义: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有闻必录

成语释义:闻:听到的;录:记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只词褒贬

成语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属词比事

成语释义: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朱衣象笏

成语释义: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逐末忘本

成语释义: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新闻记者

成语释义: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自兹以后,三段之文,五旌之教,愿以是遍告全国八面论师、新闻记者矣。”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 赵大爷 ,您可预备好了哟,新闻记者一定会


信口雌黄

成语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名垂青史

成语释义: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
最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