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题题库

一 讷于言而敏于行 二君子耻其言而

时间:2022-10-15 00:07:08 作者:知乎OK啦 字数:1655字

一、讷于言而敏于行

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六、百代皆行秦政事

七、三纲五常指什么?

答案:

一、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说话小心谨慎,较为木讷,工作、行为却勤劳敏捷.

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

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译文:随心行事,却不逾越规矩

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译文:凡事预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早早未雨绸缪就会失败.

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六、百代皆行秦政事

这句不用翻译.

秦始皇为了巩固天下一统的局面,实行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度量衡、钱币等一连串“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后代诸多封建王朝仿效的制度.

七、三纲五常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