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果:野生狭叶柴胡的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的显微特征均于药典上的记载有所不同。
2、韧皮部及其邻近组织是大多数蚜虫的主要取食部位。
3、而对于以山梨醇、甘露醇、半乳糖醇等多元醇为光合作用初级运输物的植物中,硼可以与多元醇形成络合物而在韧皮部中自由运输。
4、残存的韧皮部也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此外,还存在愈伤组织源于木质部的情况。
5、鸭跖草的木质部为六原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同排列,根皮层中分布有粘液细胞和晶体细胞。
6、“韧皮部结”的发育直接来源于原形成层,发生在维管束分叉处,一般成对出现。
7、有枣农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这几年青枣产量大的枣树,是因为给枣树实施了一种“手术”———“开甲”,就是在枣树根部环树干割断韧皮部。
8、同样,在鸡血藤的茎里,在韧皮部里面有许许多多小管子,叫分泌管。
9、这种藤的韧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列成赤褐色的圆环状。
10、漆树韧皮部分泌的漆汁称之为生漆,又名国漆、大漆、土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
11、本文就树干注入农药,对木质部、韧皮部及周皮和整个树体是否产生不良影响做出评价。
12、由于维管束内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的活动产生的环状形成层结构,它的分裂活动可以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13、在木质部母细胞完全恢复活动之前,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分裂和韧皮部细胞的分化已经开始。
14、小叶丁香叶柄表皮覆盖一层较薄的角质层,韧皮部外无韧皮纤维。
15、暴马丁香叶柄表皮外覆有一层发达的角质层,韧皮部外有较发达的韧皮纤维。
16、木质部和韧皮部在植物体内构成一个连续的分支系统。
17、糖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是由糖转运蛋白完成的,糖转运蛋白具有双重功能,即糖载体和糖传感。
18、对处于休眠期的八个品种桑树韧皮部的过氧化酶和酯酶同功酶作了分析,未发现抗病性与同功酶之间有相关性。
19、初生韧皮部指幼嫩植物中来源于原形成层的韧皮部。
20、用分光光度法对毛白杨叶片、韧皮部内、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酶无论是在叶部还是韧皮部都与桑天牛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21、原生韧皮部最早形成的初生韧皮部,由位于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分化而来。
22、根的次生韧皮部则由筛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
23、茎中形成层部位有纤维环,且有纤维束包绕在韧皮部周围;
24、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源于木质部;
25、维管束由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和大型薄壁细胞组成。
26、核桃接穗愈伤组织的形成部位有两个;形成层细胞和周皮与韧皮部之间的簿壁细胞。
27、在横切面上,次生韧皮部的面积比次生木质部大得多。
28、幼虫孵化后取食松树内皮和韧皮部,在树皮外可见白色纤维状或褐色粉末状木屑与粪便的混合物。
29、每个维管束的韧皮部外面有数层厚壁细胞,增加叶柄的机械支持作用。
30、结果大黄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以韧皮部最高,髓部次之,木质部最低。
31、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
32、检测还表明:氧化乐果由木质部随树液向上输导后再转移到韧皮部而起杀虫作用。
33、各种植物,如厥类植物和含种子的植物,在此植物中韧皮部输送糖分而木质输送水分和盐分。
34、地下茎加粗过程中形成三生结构,其异常结构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其起源于薄壁细胞;
35、成熟木质部细胞的出现比成熟的韧皮部细胞要晚约一个月。
36、一种特殊的软组织细胞,位于开花植物的韧皮部,生长和功能与筛管要素密切联系。
37、不同杨树品系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还原糖含量与被害株率没有相关性。
38、第一和第二片叶子的叶迹则在初生韧皮部中间发生。
39、这些事实表明,茎次生韧皮部质体中的植物铁蛋白可能与新梢生长和采胶时胶乳再生、伤口愈合有关。
40、综述了硼在植物中长距离运输特别是韧皮部运输的研究进展。
41、本文叙述了漆树茎次生韧皮部各组成分子的超微结构。
42、韧皮部溢泌速率降低伴随汁液中钾离子浓度降低和蔗糖浓度增高。
43、指示植物的病叶叶柄和主脉徒手切片,经苯胺蓝染色后,在韧皮部组织内观察到紫色的病毒内含体,薄壁组织和木质部均不着色。
44、维管植物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主要进行对这类物质进行运输。
45、其来源于原形成层,属特化的韧皮部大型薄壁细胞。
46、文中还从寄主植物的韧皮部厚度、节管密度等解剖特征研究了不同寄主树对紫胶蚧的固虫密度和死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