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字典

镡字的意思

镡朗读 [ 姓 ]
读音xín,tán,chán
拼音xin,tan,chan
注音ㄒㄧㄣˊ
部首钅部 异体字 ?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QSJH
部外笔画12 吉凶 仓颉OPMWJ 郑码PFKE 四角81746 电码9509 区位7966 笔顺编号31115125221251112
笔顺读写撇、横、横、横、竖提、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统一码9561 - 1262
笔顺

英汉翻译

dagger,small sword

基本解释

xín

1.古代剑柄的顶端部分。

2.古代兵器,似剑而小。

tán

姓。

chán

姓。

详细解释

xín

名词

(1) 剑柄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的部分 。亦称“剑鼻”、“剑口”、“剑首”、“剑环”等

天子之剑,以…周宋为镡。——《庄子》

(2) 古代兵器名,形似剑而小

延寿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镡。——《汉书》

(4) 另见chán;tán

|tán

名词

(1) 剑柄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的部分 。亦称“剑鼻”、“剑口”、“剑首”、“剑环”等

天子之剑,以…周宋为镡。——《庄子》

(2) 古代兵器名,形似剑而小

延寿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镡。——《汉书》

(4) 另见chán;tán

|chán

名词

(1) 剑柄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的部分 。亦称“剑鼻”、“剑口”、“剑首”、“剑环”等

天子之剑,以…周宋为镡。——《庄子》

(2) 古代兵器名,形似剑而小

延寿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镡。——《汉书》

(4) 另见chán;tán

|

名词

(1) 剑柄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的部分 。亦称“剑鼻”、“剑口”、“剑首”、“剑环”等

天子之剑,以…周宋为镡。——《庄子》

(2) 古代兵器名,形似剑而小

延寿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镡。——《汉书》

(4) 另见chán;tán

康熙字典

鐔【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說文》劒鼻也。《徐鍇曰》劒鼻,人握處之下也。《正韻》三蒼云:劒口。

劒環。司馬彪云:劒珥。《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註》鐔,劒珥鼻也。

《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註》鐔,似劒而小。

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鐔封縣。

姓。漢豫州刺史鐔顯。

《廣韻》夷針切《集韻》餘針切,音淫。義同。《戰國策·鐔蒙註》《前漢·地理志·鐔封縣註》《韓延壽傳·劒鐔註》兼尋淫二音讀。

《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張衡·東京賦》底柱輟流,鐔以大岯。《註》言大岯險,同劒口也。鐔,徒南反。

縣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鐔成縣。《註》鐔音譚。《淮南子·人閒訓》一軍塞鐔城之嶺。《註》鐔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後漢·寵傳》寵到顯用良吏王渙鐔顯等,以爲心腹。《註》鐔,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尋二音,漢鐔政,明鐔鑑,一讀尋,一讀潭。

《類篇》徒感切,潭上聲。劒口也。《莊子·說劒篇》周宋爲鐔。《註》鐔,徒感反。劒口也。

《集韻》尋浸切,音蕈。刀本。

達各切,音鐸。劒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鐔【卷十四】【金部】

劒鼻也。从金覃聲。徐林切〖注〗徐鍇曰:“劒鼻,人握處之下也。”

说文解字注

(鐔)劒鼻也。攷工記、曲禮、少儀所謂劒首也。通藝錄曰。劒鼻謂之鐔。鐔謂之珥。又謂之環。一謂之劒口。有孔曰口。視其旁如耳然曰珥。面之曰鼻。對末言之曰首。玉裁按莊子說劒凡五事。曰鋒鍔脊鐔夾。鋒者其耑。許書之鏠字。左傳所謂劒末也。鍔者其刃。許之?字。脊者其身中隆處。記因之有㒳從臘廣之偁也。鐔者其鼻。玉部所謂設?處也。夾者其柄。鐔在其耑。記所謂莖。許刀部所謂㓡也。印鼻、劒鼻、瓜鼻皆謂鼻者。鼻猶初也。始生子爲鼻子。从金。聲。徐林切。七部。廣韵徒含切。

镡的方言汇集

◎ 粤语:taa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