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前无古人的文化工程,震惊世界的百科全书
明朝三百年,声名卓著之人不胜枚举,可即便是瞿佑这样的名不见于明史的小人物,也在历史中留下了独特印记。这是一段属于普通人的回忆。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南京国子监中发生的一件旧事,却不再是这么普普通通。当我们试图去找与这件事相关的史料时,会发现比比皆是。
当然,更确切的表述是,我要讲的是一本集合了天下之力,并最终由南京国子监生誊抄而成的书:《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七月,刚刚即位掌管天下的永乐皇帝朱棣感慨于各类集书收录不全,不能满足他日常阅读的需求。
因此,他给当时的侍读学士解缙下了一条这样一条旨意,让他“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然而,堪称当时第一才子的谢缙却低估了朱棣的想法。所以,待他一年之后以自己编成的《文献大成》进献永乐皇帝时,朱棣明确地表现了自己的不满。
总的来说,《文献大成》是谢缙带领一百多人花费一年的成果,已然内容丰富,只可惜它距离朱棣心中的那一部贯通古今,举世皆备的《永乐大典》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明成祖朱棣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项在整个明朝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工程之一拉开了序幕。
《永乐大典》全书收入图书七千多种,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分装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字数约三亿七千万。而书籍涉及的人工则由于涉及过广,已经无法精确统计。
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 卷十三》中记载:“(永乐大典)正总裁三人,副总裁二十五人,纂修三百八十七人,催纂五人,编写三百三十二人,看详五十七人,誊写一千三百八十一人,续送教授十人,办事官吏二十人,凡二千一百八十人。”
这数据未必真切,但大体总不会错。数千人完成的亿字巨著,其工程之大可见一斑。
鉴于朱棣对谢缙初版《文献大成》的不满,他指派靖难之役中的心腹、太子少师姚广孝担任总裁,派遣学士解缙、礼部尚书郑赐、史学家陈济等一大批当时闻名天下的官员文人监督重修。这套编修班子的地位之高,可以说得上是空前绝后。
《永乐大典》的编纂中,南京的两个地方堪称首功。一是文渊阁,二是国子监。
从编书一开始,皇家书库文渊阁内的藏书便是《永乐大典》最主要的收录来源。南京文渊阁建于如今的南京明故宫遗址东侧,其功能与后世的紫禁城文渊阁相仿,是皇家的藏书编书之所。
朱棣想要编出一部古今百家无有不包的大百科全书,文渊阁中的旧藏自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重修初始,朱棣便“(命)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朝暮膳”。
而编书之时,学子益缺,明王朝便征集天下才子入文渊阁编写书目。在那时,“常熟张洪、丹徒裴俊、吉水陈诚俱赴文渊阁修《大典》,怀安黄童以楷书征入文渊阁缮写《大典》”,天下才气,汇聚一堂。
意识到朱棣真正渴求的谢缙也完全摆脱了拘束。这位明初第一才子明白了他的君主想要的是一部千年未有的煌煌巨著,自然那种文人天然就有的著书立说梦想也熊熊燃烧。
尽管他在后来的纷争中表现出的政治才能应当被质疑,但是在永乐三年时,他无疑完全把自己的才华表现了出来。既然他也一心想完成这部惊世之作,那他自然对全天下的书籍都充满了渴望。
永乐四年四月,在朱棣的一次视察中,他很直接地告诉永乐帝:“经史粗备,子集尚多阙。”于是,朱棣便不计成本地在天下求索书籍,购买珍册孤本。
这些书册的获得,充实了文渊阁的书库,充实了《永乐大典》的籍册,也让后世的我们得到了一些早已散佚的珍贵书籍。唯一可惜的是,正统十四年南京故宫大火,文渊阁的大部分珍奇书籍自此付之一炬。
永乐五年,《永乐大典》篇目定稿,但是其内容却未誊抄结束。朱棣看到了进呈后的定稿十分满意,亲自命名为《永乐大典》并撰写了序言。
然而,篇目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全书的完成,因为浩如烟海的古籍古册还没有全部誊抄完毕。
于是,从这时一直到永乐六年的冬天,国子监生也都参与到书册的誊抄中来,将很多孤本珍本一一纳入到这本巨著当中。国子监也就成为了《永乐大典》最终成书的重要所在地。
很可惜的是,当永乐六年全书定稿的时候,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录去记载究竟有多少人、哪些人为这本书的完成出了大力,以至于如今的我们不得不到各地方志里寻找当地学者应召修书的记载。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包含国子监生、翰林学士在内的数千多人都为书本的完成劳心费力。
尽管我们不知其名,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在六百年前的晚上,他们在国子监内秉烛疾书,将一份份珍贵的资料誊写到崭新的纸页之上。
可惜的是,《永乐大典》所据的原本在正统年间基本被焚,而正本的一万余册书籍在明朝末年就已离奇失踪,在嘉靖年间抄录的副本也因战乱和偷盗而散佚四方,至今只余四百余册。
永乐帝的一点豪情壮志,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深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