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知识

曹魏太祖庙二十六功臣列表(配享魏太祖庙庭功臣简介)

时间:2022-11-17 17:54:34 作者:豆瓣评书 字数:6678字

配飨又称之为配享,是将功臣配享于太庙。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无限的荣耀。

而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这是最好的笼络人心的方式。所以说能够进入太庙的功臣都是经过千挑万选而最终得以确定。到底谁能进,免不了一番纠结。

作为臣子的最高道德模范的标准,这一点曹魏时期由于立国时间比较短,整体上能够列入太庙的功臣人数也比较少,或许在现在人看来似乎有所遗珠,但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对于最终人选的选择,这就是一门学问,而最后的选择权来源于权力的掌握者。

曹操说,不是我不想选,而是我没有办法。

五次下诏确立名单

功臣配享成为禘祫祭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曹魏功臣配享前后分五次下诏,叙六功之勋,

祭陈五事之品,或祀之于一代,或传之于百代。

第一次;

青龙元年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

夏侯惇和曹仁都是军方和宗族总位阶最高者,能够进入太庙没有任何异议。而程昱就成为了外姓的代表,那么为啥不选择荀彧呢?

很显然,荀彧作为汉臣而非魏臣这一点是他落选的最关键因素。

而另外一名有利的竞争者是郭嘉,由于在下诏的时节曹丕对于郭嘉的印象更加久远而模糊,从激励国家群臣的角度而言,程昱更加合适。

第二次:

“(正始四年)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

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

曹芳手上的大规模的进太庙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此时政权掌握在曹爽的手上。

他正是想通过大面积的增加功臣进入太庙,来拉拢更多的士族站在自己的这一阵营里,他隐约感受到了来自于司马家族的威胁。

而这批将领无论从资历上还是对于国家的贡献角度而言,能进去也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曹魏能够立国确实靠着这么一大批的文臣武将的犬马功劳。曹爽借此能够笼络最大的武将集团,这也成了后来与司马家最终决裂的导火索。

随后高平陵事件发生,曹爽被诛杀,曹魏的政权就转移到了司马家的手上。而曹家的太庙就此逐渐冷落。

第三次:

“(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

第四次:

“(嘉平三年)十一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

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

第五次:

“(景元三年)是岁,诏祀故军祭酒郭嘉于太祖庙庭”

之后几次的调整,荀攸能重新回归,可能是因为曹家放下了对于荀彧的幽怨,转而去拉拢南阳荀家的力量。

而司马懿的单独地位提高,这是因为司马家已经掌权的缘故。

最后一位郭嘉。是司马氏对于曹操最后功绩的缅怀,当然也是一场作秀。

说白了,谁能进太庙,并不是死者说了算,而是在位者说了算。这就是政治的现实性。

遗憾的五人组

很多人在说为啥有些人不能进太庙呢?这自然都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

1. 荀彧

前文说到过,荀彧是汉臣,所以他不能归类为曹操的部下,算起来两人是同事关系。

最后荀彧之死也是被曹操所迫害之死,这层关系上就决定了他无法进入太庙的原因。后代子孙总不会选择一个祖先的仇家来陪自己吧。

不过荀彧代表的颍川荀氏还是很强大的,司马家掌权之后还是让荀攸进驻太庙,这算是一种非常友好的拉拢。

2. 于禁。

一个被曹丕所看不起的人怎么有资格进太庙呢?功劳再大,而最后晚节不保这样就不能成为表率,他不能进完全没有异议。

3. 曹纯

作为宗室已经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4位代表了曹纯不管怎么说,都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资格,所以很遗憾你没有机会。

4. 贾诩

贾诩是一个好人才。

但是从资历来说相对于前面这群人还是稍微的浅了些。但是他最后进入魏文帝的庙说明了这个人才最终实现是在曹丕手上。

曹操只是用了他的人,曹丕用了他的才,知恩图报以及对于国家的重视程度来说,贾诩没有进太庙也算是一种缘分。

5. 许褚

许褚这人号称虎痴。这可能是唯一的一个遗憾吧。

许褚与典韦被称为曹操的左臂右膀,许褚保卫曹操的忠诚可比汉武时的名臣,官渡之战时,徐他行刺曹操时,被许褚发觉,行刺由此失败。

曹操与马超对战渭水,在潼关遇险,被逼逃走之时,许褚孤身保护曹操脱险。许褚的功劳在典韦之上,而典韦成为配享功臣,许褚却没有,裴松之认为这说不过去。

典韦以校尉这一非常低的职位功臣配享太庙,而许褚却没有,很大程度上由于典韦救曹操而死。

而许褚的儿子在伐蜀之战中被钟会所杀,其孙子在晋朝为官落了一个太平。

结语

事实上,大多数配享功臣名单的确定,是受曹爽集团影响。而司马懿韬光养晦引而不发,他已经看到这份名单中的秘密,就是不说而已。

这其中有七位文臣,有十八位武将,加司马懿共计二十六人,几乎囊括了曹魏建国以及拱卫政权有大功的能臣武将。

武将军或随太祖起兵,或半路归降太祖,自汉末之乱到曹魏建立,都为曹魏的建立立下汗马战功,这是他们能配享太祖庙最重要的原因;

文臣多是随曹操南征北战中谋略过人的谋士,同时曹魏建立后政权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曹爽之所以这么选择,也是基于自身的地位考量,他明面上为了尊曹背地里夹杂着私货。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进入的名单,却不曾想过,背后的阴谋和算计。

此后的三次调整,凸显了司马氏的用人策略。将文士集团的地位向上提升,在朝内对于原来的功臣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和撤换,这正是为了后来的夺权做的全面的准备。

不过,这些功臣确实是曹魏立国的基础,应当被纪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