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士及第第一人为状元始于唐,第二人称榜眼,始于北宋,第三人称探花始于南宋,元、明、清科场上沿用之,此说原由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考明: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按状元之名,唐已有之,自武后初试贡士于殿前,列其等第,其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榜眼之名起于北宋无疑。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宋南渡后固以第三人为探花矣。(见该书卷28《状元榜眼探花》)。
然近人屡有提出异议,声称进士及第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系南宋《梦梁录》贻误所致。台湾学者侯绍文所著《唐宋考试制度史》第三编《唐宋以来科举之放榜》:《梦梁录》所记,榜示三鼎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谓系宋朝之制。以作者吴自授系南宋人,似乎可以取信者。其实考之宋代榜示,则《梦梁录》三鼎甲之说,大可怀疑。邓嗣禹在其《中国考试制度史》第二编《宋之考试制度史》中,把怀疑的理由说得很明白:《梦梁录》为辑出之书(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不识孱后世之制否?
因辑本出自清人之手,而怀疑《梦梁录》记载之真实性,终究是推测之辞。今据宋人记载,予以考实,以榜眼为进士及第第二人,探花为进士及第第三人之称呼,确始于宋。赵翼谓始于南宋,笔者以为还可以提前,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之后。
的确,北宋初期,进士及第第二人、第三人皆可称榜眼:如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进士及第第三人朱严(见《宋会要辑稿补编》页336((举子》),王禹偁有《送第三人朱严光辈从事和州》诗云:赁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见《小畜集》卷11)则第三人也可称榜眼。然而,南宋人赵彦卫所撰《云麓漫钞》卷3写道:世目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郎。这又反映了两个事实:宋人状元可包括进士第一、第二、第三人,但已有向第一人专称状元、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之定型化转变。问题的关键是,这第三人称探花,始于何时?探花,原名为探花郎,始见于唐。唐进士及第后,照例筹钱举行期集,于杏园赏花会时,挑选进士中年龄最少者二人为探花郎,使赋诗。宋初沿用,及至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33年)状元余中乞罢宴席探花。缘此,南宋戴植,在《鼠璞》中推论道:熙宁余中为状元,乞罢宴席探花,恐因此讹为第三人。其意为,自熙宁六年罢探花郎后,探花之名,遂变为进士第三人之称呼了。按此说,即北宋后期,榜眼、探花遂逐步定型为进士第二人、第三人之俗称了。
值得指出的是,称呼之起源于宋,并非说已成为宋代科举中一项定制。进士第一人为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定制于明太祖朝。宋代既非朝廷之定制,在放榜时,自然不会有状元、榜眼、探花之名目,如《宝祐四年登科录》:第一甲二十一人:第一名,文天祥;第二名,陈赏;第三人,杨起莘;第四人,陈俞侯绍文先生据此而否定南宋进士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自难成立。
7.关于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进士及第第一、第二、第三的称呼的起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赵翼认为状元的称呼始自武则天时代,榜眼之名始于北宋,探花之名始自南宋。
B.侯绍文和邓嗣禹认为,榜眼和探花的称呼是由于《梦梁录》中不够真实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
C.状元,在历史上只指及第第一名,榜眼在北宋时曾同时用来称呼及第的第二、三名。
D.探花,原名探花郎,始见于唐朝时,并不专指进士及第第二或第三名。
8.关于《梦梁录》,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梦梁录》的作者系清朝人,因而有学者怀疑它的记载可能搀杂了后代的添加成分。
B.据《梦梁录》记载,宋朝科举放榜时已出现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称。
C.作者认为,《梦梁录》虽然是清人的辑本,但应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D.宋朝的其他史料可以证明,《梦梁录》中关于宋有状元、榜眼、探花的称谓的记载是历史事实。
9.不符合本文内容和推论的一项是()
A.学者们讨论关注的焦点在于榜眼、探花用作称呼进士及第第二、第三人出现于何时。
B.作者完全同意清人赵翼的看法,认为榜眼和探花的称呼开始于北宋。
C.南宋戴植的《鼠璞》中的推论可以说明,自北宋熙宁六年之后,探花之名开始成为及第第三人的称呼。
D.北宋后期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已逐步定型,南宋时已是约定俗成,并成为史家所采用。
阅读答案:
7、C(第4段第5行)
8、A(作者系南宋人,清朝人是辑录者)
9、B(第1段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