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可谓宝藏遍地,生存着几种特有的野生动物,比如东北虎、远东豹、驼鹿、紫貂以及狍子等,其中狍子最为常见。由于狍子行为方式颇为奇葩,又被戏称为东北神兽。
有人总结了世界上最蠢的六种野生动物,狍子榜上有名,与翻车鱼、考拉等并列,那么袍子智商真的特别低么?傻狍子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咱们来分析一下~
狍子
狍子拥有一双听觉灵敏的大耳朵,长相呆萌可爱,看上去傻乎乎的。它是食草动物,口中无獠牙,性情比较温顺,基本上没有什么攻击力。
狍子是中小型鹿科动物,全身为沙黄色,其与梅花鹿外形比较容易区分,雄性狍子头上会长角,但角不仅短小,而且只有三个分叉,到冬天还会脱落下去。
梅花鹿则个头比较大,全身拥有白色梅花斑点,头上的角粗壮强健。这两种动物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狍子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尾部长有白毛,在遇到危险时,白毛会迅速膨胀扩张,形成不同的形状。
狍子是“鹿生赢家”
鹿科动物其实种类繁多,不过不少珍惜鹿科已经灭绝,比如大角鹿、熊氏鹿、梅氏马鹿等,现存的鹿科动物基本上都是保护动物。而狍子的生存状况最好,其数量最多,繁衍分布的区域最广,毫无疑问它是整个鹿科动物里面生存能力最强的种类。
狍子适应能力很强,无论是东北、西伯利亚寒冷的冬天,还是云南炎热的夏天,山林、草原、乃至高原边缘都有狍子的身影。
这种动物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以及各种各样的栖息环境。最重要的是狍子的食物来源广泛,嫩枝、芽、树叶、树皮等都能吃,不像食肉动物那样,时不时的面临着食物短缺难题。
狍子唯一的缺点就是繁衍能力不强,一年只怀孕一次,一次只生育一到两胎,如此低的繁殖能力,却能够维持如此数量的族群,不得不说狍子确实有独特之处。
严格说起来狍子的胆子比较小,但其嗅觉发达,听觉灵敏,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立马就会跑开,另外狍子四肢强健,跑动能力较强,除了东北虎与远东豹之外,其他动物很少猎杀到这种动物。
狍子真的傻么?
大家知道,食草动物在野外天敌众多,如果不够机警的话,很难长久的生存下去。自然界里面很多濒危野生动物多是食肉动物,很多食草动物反而数量众多,族群没有生存危机。
如果不是人类的偷猎活动,藏羚羊这种高原食草动物的数量不会减少这么快。很多人认为狍子比较傻,其实都是错觉,狍子在自然进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哲学。
傻狍子不知道危险,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狍子在遇到危险时会首先观察一下,是否要奔跑,这是食草动物的本能而已,一旦遇到大型食肉动物靠近,其立马会跑起来。不过奔跑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东北虎等动物并不善于长途奔袭,狍子发现背后没有敌人时,会暂时停下来观察四周,直到确认安全后会停下来休息。
狍子的生存环境比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强多了,山林环境下猫科动物假如偷袭不成功后一般都会放弃捕猎,而狍子只要躲过最开始的袭击,往往能够生存下来。
别看狍子是食草动物,它也具有领地意识,狍子在山林里面拥有固定的觅食与休息的场所,当遇到危险时,它们会立即跑掉,而一点察觉危险解除后,还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冬天天气寒冷,尤其是降雪的时候,动物找到一块栖息的地方是难上加难。狍子不会轻易离开休息的场所,这就是它频繁的光顾某个地方的原因。
狍子遇到了 “BUG物种”
很可惜的是,这种生存智慧在人类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人类的智商碾压任何野生动物,不仅能够撕破它们的伪装,也能够轻易找到动物行为中的漏洞。大家都说狍子好奇心旺盛,有点蠢,我们通过人类的视角发现了狍子在某些方面特别傻,而狍子也对人类这种生物比较迷惑。
其实动物都具备好奇心,这是本能反应,它们需要知道周围环境有没有危险,面前的事物会不会威胁到自己,某种程度上,动物的好奇心会提升其警觉性。狍子由于很少接触人类,不了解人类到底危险不危险,经常与人类接触的狍子很可能跟猫、狗一样,对人类产生好感以及安全感,但野外的狍子就不一样了。它们面对猎人,基本上等同于三体对地球那样进行降维打击。
人类常常会在狍子常去的地方布置陷阱,甚至有时候守株待兔般抓到狍子,不用担心狍子跑远。而狍子以为捕猎者已经走远,自己应该已经安全了,没想到人类根本没走,就等着狍子回头呢。人类觉得狍子很傻,狍子反而认为人类套路太深,根本不按照常理出牌,所以它们才会中招。
被猎人追赶了狍子会把头埋到雪里,是否可以证明狍子傻呢?其实狍子最怕的天气就是下雪天。下雪天意味着食物被积雪覆盖,狍子本身需要不断进食才能维持体力,再加上本身体型小,其在积雪中移动速度会受到限制,遇到食肉动物还能够躲避,对于猎人的话,基本山难以逃脱。
狍子在雪地里面跑动极为耗费体力,往往跑不了多久就会精疲力竭,所以会倒在雪地里。对于人类来说,雪地里面移动不受限制,自然能够轻易的捕捉到狍子。
总结
狍子好奇心确实强,但是警觉性也高,只不过面对人类这种“不讲理”的生物,生存的智慧被轻易破解,才会显得愚蠢。目前的狍子已经是保护动物,猎杀它们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