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字叔子,是西晋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
羊祜出身于当时的大门阀“泰山羊氏”,从羊祜这一代往上数九代人,每一代都有至少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也就是郡守以上,因为郡守的俸禄为两千石),是名副其实的世家大族。
不仅如此,羊祜还有一个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女诗人的大姨蔡文姬,他的姐姐羊徽瑜更是嫁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所以羊祜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外戚。
按理说羊祜既有着强大的家族势力,又有着外戚的身份,按照我们熟知的历史进程,之后估计就要走向外戚干政的情节了,但羊祜这人却是一个“非典型”外戚。
羊祜在曹魏政权时期就因为出色的辩论能力而闻名于世,加上他博学多才且善于写文的特点,他多次被地方州郡征辟,但羊祜对此并不感兴趣,拒绝了这些征辟。
高平陵之变前夕,曹爽集团和司马氏集团的权力斗争日渐激化,曹爽试图征召羊祜来就职,彼时的曹爽如日中天,真正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都被其逼得退居闲职,但羊祜看出了司马懿只是在韬光养晦,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于是拒绝了曹爽的征辟。
之后的事情读者朋友们也都知道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夺得了曹魏政权的大权,而曹爽集团则被司马家连根拔起,很多和曹爽集团有交集的人都被“波及到”,其中甚至包括羊祜的岳父夏侯霸。
羊祜因为自己和司马家的姻亲关系,并没有被其岳父牵连,甚至在其岳父夏侯霸投降蜀汉后,依然对岳父一家礼数备至,和当时故意疏远甚至与夏侯霸家断绝来往的亲戚形成了鲜明对比。
羊祜之后又为去世的母亲和长兄服丧十余年,这期间并不过问朝政。一直到自己的姐夫司马师去世,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继承其哥哥的权力担任大将军,才又征辟羊祜。
羊祜这一次本来也没打算答应,但司马昭控制曹魏政权的公车征拜羊祜为中书郎,这才总算是将羊祜拉进了朝堂。
朝堂为官期间的羊祜既不趋炎附势,也不自恃身份故作清高,他依然为人正直,待人谦和,这使他非常受到当时有识之士的推崇。
等到司马炎正式取代曹魏政权,羊祜已经做到了中领军,负责统管御林军以及朝廷内外的政事,并被封为子爵,可以说羊祜当时已经在西晋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不过,羊祜最大的功业终究不会在朝堂上建立,西晋建立后,司马炎积极谋划攻灭东吴,以实现全国的一统。羊祜被司马炎专门调任到荆州担任诸军都督,并假节,甚至还保留了他的原有官职。
很明显,司马炎是希望羊祜到荆州充当对吴作战的马前卒。当时的荆州是西晋与东吴对峙的最前线,将羊祜放到如此关键的位置,可见司马炎对羊祜的信任。
而羊祜也确实不负司马炎的殷切期望,到任荆州后,羊祜全方位地分析了荆州的形势,他意识到西晋控制下的荆州并不稳定,不仅百姓的生活受到干扰,甚至无法连驻守在荆州的士兵军粮都不能稳定供应。
羊祜没有直接从荆州的军事下手,而是决定先开发荆州。他一方面通过在荆州大量开办学校来教化百姓,让百姓得以被安抚,同时也改变了对吴国的态度,采取怀柔政策。
凡是投降西晋的吴国人,去留可以自己决定,以此来笼络吴国人心。
而羊祜治理荆州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设计让吴国撤掉了吴国在石城的驻军,因为石城距离西晋控制的襄阳城很近,所以在之前一直是西晋防守的一大威胁,使得西晋控制的荆州经常受到袭扰。
石城驻军撤销后,西晋在荆州的防御压力骤减,于是羊祜得以将一半的兵力分出来进行开垦土地,仅仅在羊祜到任的这一年,便开垦了八百余顷土地,这使得之前供应不足的军粮也得到了保证,之后荆州的粮仓积蓄甚至可以用上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