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也因其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虽然唐高宗李治确实是一名明君,但作为嫡三子的他,这个皇位本不该属于他,而是嫡长子李承乾。
自古封建阶级施行的多半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唐朝自然也不例外。而在李世民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却是发生了一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变故。
那就是原本已经被立为大唐太子,李世民的嫡长子,生来就是为了培育成下一任君王的李承乾,却是安分不下来,选择了谋反这一条道路上位。李承乾究竟遭遇了什么,让原本有着大好前程的他最终走上了不归之路?
首先,李承乾绝非是不讨李世民喜爱,而是预感到了自己太子的地位不保才选择的造反。
相反,从幼年时期便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绝对是寄予厚望,是当之无愧的钦定"唐三世"。武德二年(619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
因为这位皇子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因而得名李承乾。然而身为皇孙,怎么可能单单为宫室之名,"承乾"二字乃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无疑表达了唐高祖李渊对于这位皇孙的厚望。
武德三年(620),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册封为恒山王。
四年后,武德七年(624),李承乾又被追封为中山王,朝廷还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双双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令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
武德九年(626),李世民继位后,在册封太子的诏书中称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也并非夸夸其辞。
作为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绝对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而唐太宗对待自己这位太子绝对算得上是溺爱了,不仅将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还将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任命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自己也时常亲自教导他君王之道。
李承乾也绝对不负父皇的期望,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李世民还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这时的李承乾不过十二岁。
然而就是这样的过度的宠爱与期望,让李承乾的心态逐渐发生了一点点改变,这其中也有长孙皇后去世的因素。
虽然李承乾还在做学术交流,也有专门为他而立的崇文馆,但是外表仁明的他已经有了许多其他的心思。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李承乾开始叛逆起来。
于是唐太宗"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
这些辅臣不可谓是不细致入微,然而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太子之过,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甚至说得上是无时不"刻"。
不过他们却没有考虑过,李承乾的叛逆心理是从何而来,这样不留情面的直谏,真的有效果吗?答案是有的,但是是反面效果,李承乾变得终日郁郁寡欢......李承乾还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
唐太宗闻之大怒,将称心杀死。这使得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自此,李承乾与父皇之间的隔阂更深了。
最后成为李承乾谋反的导火索,是因为嫡二子,魏王李泰的崛起。贞观十六年(642)二月,由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
然而当时李承乾与李世民关系有所僵硬,但是李世民也不曾动过改立太子的念头。甚至还煞费苦心,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就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自己没有易储的心思在。
唐太宗虽并无易储的想法,不过李承乾却因为忌惮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
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事情败露后,李世民痛心之余却不忍处死自己的爱子,但是自己却不能违背律法,他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朝中大臣。
朝堂上无人敢答,因为按照律法来看,谋反定斩,最后还是舍人来济站了出来,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李世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将李承乾贬为庶人。
而后立储之时,李泰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深谙帝王之术的李世民深知,李泰如果当了皇帝,李承乾和李治恐怕在自己百年后都会遭到迫害,而只有立心性仁慈的晋王李治为储君,才能同时保住自己三位爱子。
李承乾的遭遇固然让人唏嘘,也反映出了古代封建制度皇权争夺的残酷现实。
若非李世民的过度宠爱,或许李承乾也未必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可谓不爱子的他,若是早知会变成这样的处境,当初又会做出什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