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陈涉世家》写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这句话是陈胜吴广为了呼吁民众和他一起起义的激励之词。但从这不难看出,封侯拜相对于古人有着极大的诱惑,让很多王孙贵族为此趋之若鹜。
人们常用封侯来形容古人的功成名就,一个人封了侯,基本上已经触碰到权利的顶端了。
在古代,封侯有不同的制度和规定,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达到的成就。即使困难重重,大多数王孙贵族还是都想被封侯,只是因为封侯后面隐藏的巨大福利,可以让人高枕无忧的过一辈子。
这样的好处,才让大家都想获得那个爵位。所以在古代,封侯就是一个引人垂涎的肥肉,也许当你了解了封侯的好处,也想去古代弄个侯爵呢。
一、从家族承袭到公平竞争,侯爵制度的历史脉络
侯爵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古代侯爵制度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夏商时期,采用的是世代传承。《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封爵的等级为公、侯、伯、子、男,西周时制度得到完善。
在西周“分封制”的作用下,不同爵位之间共同联系,互相制约,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爵位的的最高一级是诸侯,分封的地盘可以称国,享有的权利仅次于周天子,基本就是自己封地的王了。
再后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卿、大夫和士,都拥有自己的封地。虽然各侯爵是封地的最高统治者,但均受周天子的管辖,一旦周天子需要战力增援,必须无条件派遣兵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世代传承的封爵方式受到冲突,诸侯国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实行变法。
魏国率先将原有的“世卿世禄”方式改为“食有劳而禄有功”,传统的世代传承制度变成了由功劳决定封爵,魏国因此成功成为中原第一霸主。
秦国紧随其后,将"食有劳而禄有功"加以改进形成了“军功爵”制,即以军功作为封爵的唯一标准。
虽然汉朝末年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仁爱”思想广泛传播,军功爵制逐渐不被接受直到消亡,但以能力和功劳为核心的侯爵制度还是一直延续下来到清朝末年,贯穿往后的历史。
封侯的对象
对于世代传承的侯爵制度来说,封爵的主要对象就是王室成员和上古贤王的后世子孙。
《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
一般王室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庶子便会分封到各地成为诸侯。
诸侯是各个封地同姓宗族的的大宗,他们的嫡长子同样世代传承诸侯位,而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以此类推卿大夫的庶子即分封为士。所以所有侯爵的成员都是由皇室血脉的子孙后代。
对于军爵制,就是公平竞争了。所有的士兵都有封侯的机会,只要有军功,就会得到封赏。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关系网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平等的机会给予平民百姓。
而军爵制却让很多向往富贵生活的平民一个晋升的渠道,这给了平民极大的信心。百姓勤劳上进,士兵奋发图强,更好的提高了国家实力。
二、好处多多,古代王孙贵族都喜欢被封侯
财源滚滚
古代侯爵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缴税。在古代,国库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税收,税收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可想而知缴税是一笔多么大的开支。
但侯爵却有权利不用缴税,所以省下了一大笔花费,可以用这笔钱做别的,产生其他方面的利润。并且,侯爵不但不用缴税,还可以收税。
因为侯爵拥有自己的封地,封地内百姓受他管辖,而侯爵用自己的势力保护百姓,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百姓也需要缴纳税金,税金所得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除了自己所在封地的税收,国家收到的税金也会分一部分给各地侯爵。这样一来,侯爵不用花钱还可以创收,所得财富已经足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庇荫子孙
虽然后来的侯爵制度逐渐演变成了以军功为主要计量标准的军功爵制,但在那之前一直是子孙继承侯爵的,所以一旦有了侯爵,是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庇荫子孙的。
侯爵本身的福利就很可观,老侯爵身亡自动由他的后代继承爵位,依然享有同样的福利。只要没有犯谋反叛国的大罪,基本上爵位会一直顺延下去。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侯爵的继承恰恰应证了这个道理。待遇世代享有,后人根本无需努力就能过上清闲的富贵日子,在自己的封地里做个土皇帝,无怪王孙贵族都想被封侯。
妻妾成群
我们常说古人三妻四妾,尽享齐人之乐,但其实在古代对娶妻纳妾是有严格规定的。古代真正实行的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对于纳妾,根据官职的不同数量不同。
一个官员不能擅自纳妾,不仅在朝堂上会被贬斥私生活混乱,带来官场作风问题,而且如果违反朝廷规定偷偷纳妾,甚至可能会被砍杀。
而封侯就不同了,可以纳很多妾,没有什么太大的限制。天高皇帝远,不用受那些对朝廷大臣的规矩的束缚。
众所周知,古代的女人地位低下,大多数时候只是相当于一件用来交易的物品,任意交换。
而妾室是很多王孙贵族用来彰显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能娶很多妾对于好面子的古代男人也是一大好处。
并且,有了更多妾室,就可以繁衍更多后代,子孙多了,增强了自己的势力,也是一个益处。
三、安居一隅,封侯可以规避风险
远离君王,比较安全
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皇帝初登帝位,就迫不及待的打发自己的兄弟去封地,害怕对方威胁自己的皇位。那么为什么打发走了皇帝就心安了,原因就在于封侯的兄弟没什么实权。
古时的侯爵的确权利特别大,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还没有那些在皇帝身边的大臣实权大。
所以有时候皇帝害怕功高盖主或者威胁皇位的人时,就会褫夺他当时所封的名号。将他封个简单侯爵打发的远远的,就放心了。
皇帝安心,就不会在意养个闲官,这样封侯就可以在自己的封地里靠着俸禄和税钱自由自在的享受了。封地离京城远,不在帝王身边,不仅可以不受皇帝忌惮,还能活的长久。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呆在帝王身边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万一一不小心惹恼了君主,可能就人头落地了。但封侯离得远了,君主根本就想不起自己。自己也不用去君主那里转悠,自然不会轻易丢了性命。
虽然说富贵险中求,但封侯所得的富贵已经足够余生所用。这样既可以活的长久,还能做一个活的长久的富人,何乐而不为呢?
远离朝堂,避免纷争
封侯封地离京城远,不仅远离君王,还远离了朝堂。官场尔虞我诈,毫无疑问朝堂中肯定拉帮结派,党派之争十分混乱。
可以说,只要你身处了朝堂,就不能全身而退了。在这样的大染缸里,是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的,总能陷入到纷争中。
但是封侯就不一样了,虽然在朝为官,却远离朝堂之中。不管朝中发生什么,是结党营私还是谋逆,只要不主动掺和,就能置身事外,因为你离得远啊。
在古时候,经常因为一些案件牵连出一大批官员下马。有的是自己就牵涉其中,但也有一些是被影响到的,毕竟在官场中也会有一些必要的人情往来。
封侯就可以尽量避免这些,因为独自呆在封地,也不会轻易被同僚想起来,更别提被邀请一起密谋大事了。所以封侯可以避免很多的烦心事,可以在封地里无忧无虑的过自己的日子。
封侯是古代很多王孙贵族的梦想,算是一个古人为官的顶点。为什么他们都这样喜欢被封侯呢?其中原因无非是封侯带来的巨大好处。
古人追求金钱与权利还有被人的尊重,封侯满足了他们所有的愿望。既可以免税还能收税,带来了金钱的满足。封侯可以允许随意纳妾,象征着地位的升高,又满足了对于权利的追求。
另外,古代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安排身后事,家族的荣耀往往凌驾于个人的价值之上。所以封侯的世代传承制度让家族荣誉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这样连死也无憾了。
封侯不仅利好,而且安全无忧。
许多王孙贵族没有大志向,只想安全平稳的过好自己的富贵人生。封侯可以远离君王与朝堂,也是远离了危险因子,避开了一切纷争和不安全。这样有钱又清闲还安稳的日子,别说是古人,连我都心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