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教案教案

时间:2022-11-14 11:00:27 作者:小豆丁 字数:48196字

化学教学案 <?xml:namespaceprefix =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课题 课题 2 溶解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溶解度的概念 3.     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难点:运用溶解度解决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 溶解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专业教室) 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 课后记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溶液? 2.     列举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回答 复习巩固知识 导入 【活动与探究】 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 分组探究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 一、饱和溶液 【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分组讨论,共同研究 结合实验,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分组讨论, 创设讨论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二、溶解度 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活动与探究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分组讨论,理解溶解度的含义 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解度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以“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例,讲解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交流资料。 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解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 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动手练习 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创设情境 出示一瓶汽水,提出下列问题: 1.     打开汽水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3.     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 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     固体的溶解度 3.     气体的溶解度 学生总结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活动与作业: 1、课本 41页 5、 6、 7题 2、课题 3 课后记:本节课内容上理论性较强,但有与实践结合紧密。概念的理解和突破要借助于实验观察与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
初三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