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教案

高中化学 化学教案-钠的化合物 教案

时间:2023-01-13 10:59:10 作者:豆瓣评书 字数:9831字

化学电源

1.       普通锌锰电池——干电池

干电池是用锌制筒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ZnCl 2 、NH 4 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 2 黑色粉末,吸收正极放出的H 2 ,防止产生极化现象。

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 - =Zn 2+

正极:2NH 4 + +2e - =2NH 3 +H 2

H 2 +2MnO 2 =Mn 2 O 3 +H 2 O

4NH 3 +Zn 2+= [Zn(NH 3 ) 4 ] 2+

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极的迁移速率。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Zn+4NH 4 Cl+4MnO 2 =[Zn(NH 3 ) 4 ]Cl 2 +ZnCl 2 +2Mn 2 O 3 +2H 2 O

干电池的电动势通常约为1.5V,不能充电再生。

2.       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可以放电亦可充电,它是用硬橡胶或透明塑料制成长方形外壳,在正极板上有一层棕褐色的PbO 2 ,负极板是海绵状的金属铅,两极均浸入硫酸溶液中;且两极间用微孔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电极反应为: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当放电进行到硫酸的浓度降低,溶液的密度达1.18g    时应停止使用,需充电,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电极反应为:

阳极:PbSO 4 +2H 2 O-2e - =PbO 2 +4H + +SO 4 2-

阴极:PbSO 4 +2e - =Pb+SO 4 2-

当溶液的密度增加至1.28     时,应停止充电。

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3.       银锌电池——钮扣式电池

它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一个由正极壳和负极盖组成的小圆盒,形似纽扣,盒内正极壳一端填充由Ag 2 O和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盖一端填充锌汞合金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浓溶液。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OH -2e - =ZnO+H 2 O

正极:Ag 2 O+H 2 O+2e - =2Ag+2OH -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Ag 2 O+Zn=2Ag+ZnO

电池的电动势为1.59V,使用寿命较长。

4.       微型锂电池

常用于心脏起搏器的一种微型电池叫锂电池,它是用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电解质溶液由四氯化铝锂(LiAlCl 4 )溶解在亚硫酸氯(SOCl 2 )中组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8Li+3SOCl 2 =6LiCl+Li 2 SO 4 +2S

这种电池容量大,电压稳定,能在-56.7~71.1℃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5.       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主要用于航天领域。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电解质溶液为40%的KOH溶液。电极反应为:

负极:2H 2 +4OH -4e=4H 2 O

正极:O 2 +2H 2 O+4e - =4OH -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 2 +O 2 =2H 2 O

6.       海水电池

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用作航海标志灯。该电池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4Al-12e - =4Al 3+

正极:3O 2 +6H 2 O+12e - =12OH -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这种海水电池的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

7.       新型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电极反应为:

负极:CH 4 +10OH -8e - =CO 3 2- +7H 2 O

正极:2O 2 +4H 2 O+8e - =8OH -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 4 +2O 2 +2KOH=K 2 CO 3 +3H 2 O

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1.       阳极产物判断

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动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被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要再看溶液中的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判断。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F-

2.       阴极产物判断

直接根据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2+>Ca2+>K+

3.       电镀条件,由于阳极不断溶解,由镀液中阳离子保持较高的浓度,故在此条件下Zn2+先于H+放电。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之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定义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的装置

装置举例

形成条件

①     活动性不同的两电极(连接)

②     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

③     形成闭合电路

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①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

②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电镀过程浓度不变)

电极名称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或者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阳极:金属电极失电子(溶液)

阴极:电镀液中镀层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在电镀控制的条件下,水电离产生的H+及OH-一般不放电)

电子流向

负极    正极

电源负极    阴极

电源正极    阳极

同电解池

⑴同一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⑵同一电解池的阳极、阴极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⑶串联电路中的各个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上述三种情况下,在写电极反应式时得、失电子数要相等;在计算电解产物的量时,应按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的规律

1.       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NaOH、H2SO4、K2SO4等)的电解。

阴极:

阳极:

总反应:

2.       分解电解质型:无氧酸(除HF外)、不活泼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如HCl、CuCl2等)溶液的电解。

阴极:

阳极:

总反应:

3.       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如NaCl、MgBr2)溶液的电解。

阴极:

阳极:

总反应:

4.       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gNO3等)溶液的电解。

阴极:

阳极:

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