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教案

初中数学6.1 函数教案

时间:2022-09-23 11:02:40 作者:豆瓣评书 字数:8573字

从不同方向看

教案示例

6.1 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 、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 、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 、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 、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 、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 、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1 、掌握函数概念。

2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3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函数的概念。

2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师』:分析有道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 h 与旋转时间 t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 t( ) 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 h( ) 之间的关系。

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 6 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高度 h 完整地变化一次。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 h 。下面根据图 5 1 进行填表:

『师』:对于给定的时间 t ,相应的高度 h 确定吗?

『生』:确定。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生』: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 t 和高度 h

『师』:生活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变化的量,你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吗?如: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路程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了解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下面我们就去研究一些有关变量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做一做

(1) 瓶子或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师』: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师什么?

『生』:变量有两个,是层数与圆圈总数。

(2) 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 S 米,一般地有经验公式 , 其中 V 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 / 时)

①计算当速度分别为 50 60 100 时,相应的滑行距离 S 是多少?

②给定一个 V 值,你能求出相应的 S 值吗?

解:略

(3)

议一议

『师』:在上面我们研究了几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几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相同点是:这几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

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 图象 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四个问题则都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师』: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

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 变量(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y ,如果给定一个 x 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 y 值,那么我们称 y x 的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 y 是因变量。

三、随堂练习

P179 随堂练习

四、本课小结

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给定自变量的值,相应地会求出函数的值。

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图象 ;( 2 )表格;( 3 )关系式。

五、探究活动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 10 吨时,水价为每吨 1.2 元;超过 10 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 1.8 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 5 月份用水 x 吨( x >10 ),应交水费 y 元,请用方程的知识来求有关 x y 的关系式,并判断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

(参考答案: y=1.8x−6

六、课后作业

习题 6.1